惠譽:離岸人民幣債券讓投資者左右為難
譽表示,即使在投資者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離岸人民幣債券(即所謂點心債)的發(fā)行量增速也將在今年放緩。由于發(fā)達市場面臨不確定性,目前投資者尋求將高增長的中國市場作為替代投資目標。
以下是一篇來自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的經過編輯的新聞稿:
惠譽表示,即使在投資者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離岸人民幣債券(即所謂點心債)的發(fā)行量增速也將在今年放緩。由于發(fā)達市場面臨不確定性,目前投資者尋求將高增長的中國市場作為替代投資目標。
到目前為止,即使沒有合約保護,投資者也愿意持有人民幣頭寸。對于全球市場大部分尋求通過人民幣進行貨幣頭寸多元化的固定收益投資者來說,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不過,投資者對于缺乏合約保護一直心存顧慮,同時也擔心和常見的高收益美元債券相比,點心債的信息披露水平較為薄弱。在發(fā)行人相同的情況下,高收益的離岸美元債券通常附有多條保護條款,而這是離岸人民幣債券所缺乏的。所缺失的條款包括:將發(fā)行實體或特殊目的機構與現金流產生單位相聯的連帶違約條款;旨在防止相關公司將自身資產用于償還其他債務的承諾;對未來借款的限制。和高收益美元債券合約相比,離岸人民幣債券合約除了發(fā)行實體已接受的財務文件之外,所披露的相關信息較為有限。
盡管獨立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可能有助于緩和投資者的部分擔憂,但2011年發(fā)行點心債的39家中資公司中,僅有七家具有國際評級。寶鋼(Baosteel)是今年發(fā)行點心債的中資公司中唯一具有國際評級的一家。
許多投資者進軍點心債市場的另一大關鍵阻力是,點心債的期限很少有超過三年的(2011年僅有9%的點心債期限超過三年,今年迄今只有3%)。比較特殊的有,國家開發(fā)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Development Bank Corporation) 2012年1月發(fā)行的15年期債券以及中國政府2011年8月發(fā)行的10年期債券。如果中國政府及政策銀行等半官方機構加大頻率發(fā)行長期點心債,將有助于確立更加陡峭的收益率曲線,以用作其他離岸人民債券的定價基準。
當前投資者對短期點心債的需求通常都是因為看好人民幣而引發(fā),市場還沒有展現出投資中長期債券的充分意愿。另一個制約因素是,整體流動性的缺乏:大部分投資者買進點心債的目的是為了持有,而不是交易。
香港市場2011年點心債的發(fā)行規(guī)模大幅提高,從2010年的人民幣400億元增至人民幣1,740億元。發(fā)行機構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從2010年的約20家增至100家左右。截至今年2月末,發(fā)行規(guī)模總計人民幣485億元,說明全年有望達到人民幣2,900億元。
今年迄今,在香港發(fā)行點心債的12家外資銀行和公司包括韓國的Lotte Shopping、墨西哥的America Movil和德國的Lanxess AG。2010年和2011年的主要跨國公司發(fā)行人包括當勞(McDonald's co.)、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和樂購(Tesco P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