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預算管理 拯救企業管控信息化
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控制及考核
1.全面預算管理強調協同,并使責、權、利相結合原則能真正落到實處。預算管理從董事會、經營者、各部門乃至每個員工的責、權、利關系角度出發,明晰它們各自的權限“空間”,從而科學地管理和可靠地執行,使預算決策、預算行為與預算結果得到高度的協調和統一。可以說,正是由于不同主體在預算管理上的“分”,才強化了預算的全方位管理與控制,使最高決策者的戰略思想得以細化落實,并最終帶來效益的提高。
2.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企業圍繞實現預算目標,落實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的控制和約束力。預算一經確定,在企業內部便具有“法律效力”,企業各部門在生產營銷及相關的各項活動中,要充分地按預算辦事,圍繞實現預算開展經濟活動。企業的決策執行機構按照預算的具體要求,按季分月滾動下達預算任務,建立每周資金調度會,每月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會等例會制度。按照預算方案跟蹤實施預算控制管理,重點是圍繞資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兩大主題,嚴格執行預算政策,及時反映和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適時實施必要的制約手段,把企業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會貫通于執行預算的過程中。
3.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企業圍繞效益實績,考核預算結果,兌現獎懲。決策部門的期終決算要和預算相銜接(內部報表必須分設“預算數”、“決算數”欄),依據各責任部門對預算的執行結果,實施績效考核,可實行月度預考核,季度兌現,年度清算的辦法,清算結果堅決獎懲到位,使預算制度和經濟責任制有效地結合起來。同時,預算委員會要及時地從預算執行的正負差異中分析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適時提出糾正預算偏差的對策,必要時可調整個別期間的預算方案(非重大意外因素不宜調整年度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