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強化相關會計信息披露,近日,財政部制定印發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財會〔2023〕11號,以下簡稱《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數據資源可以作為哪類資產進行確認?根據《暫行規定》,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的定義和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企業日常活動中持有、最終目的用于出售的數據資源,符合《企...
為規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強化相關會計信息披露,近日,財政部制定印發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財會〔2023〕11號,以下簡稱《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數據資源可以作為哪類資產進行確認?
根據《暫行規定》,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的定義和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企業日?;顒又谐钟?、最終目的用于出售的數據資源,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規定的定義和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存貨。
對于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目前無法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企業內部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在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出售未確認為資產的數據資源,應當按照收入準則等規定確認相關收入。
簡而言之,企業數據資源可以作為無形資產或存貨進行資本化,無法資本化的仍作費用化處理。《暫行規定》還明確,前期已經費用化的數據資源不再作重新資本化處理。
數據資源對于企業的價值創造正日益發揮重要作用,投資者、監管部門、社會公眾等有關各方均高度關注數據資源的利用情況。強化信息披露也是《暫行規定》的重點之一。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暫行規定》創新采取“強制披露加自愿披露”方式,圍繞各方的信息需求重點,一方面細化會計準則要求披露的信息,另一方面鼓勵引導企業持續加強自愿披露,向利益相關方提供更多與發揮數據資源價值有關的信息。
2024年1月1日的“數據入表”即將來臨,企業在財稅方面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數字時代的財稅合規挑戰。
首先,建議企業健全數據資源相關的管理制度,全面評估各環節的稅務風險。數據資源的生命周期包括采集、外購、研發、使用、處置和報廢等環節。與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數據資源具有更新換代速度快、增值貶值頻率高、價值波動頻繁等特點。因此,企業應該建立健全數據資源管理制度,包括資產登記、資產盤點、財務核算、資產運營、資產報廢等方面,并全面評估數據資源“入表”后各環節的稅務影響和風險。
其次,建議企業充分掌握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密切關注相關稅收政策的動態。數據資源的流通使用涉及到數據確權、登記、定價、交易、安全與合規管理等多個環節,這需要企業們熟悉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及時關注數據資源相關的各類政策和監管領域的動態。
在全球21個國家/地區47個城市設有辦事處
人員包括資深的專業領導層和擁有各相關專業資格的人員。
包括財富雜志全球500強至初創公司等不同規模的企業。
為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中40%的企業提供服務。
為于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上市的1,800多間公司提供投資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務。
為新加坡及馬來西亞600多間上市公司提供服務。
tricor卓佳 | 瑞豐德永服務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