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跟大家介紹過,關于企業7種分股不分權的方法,其中,我們對有限合伙架構、金字塔架構和AB股模式進行了展開解說,本期,瑞豐德永介紹第四種控制權設計工具——優先股,與大家共同探討該種工具有何魅力,能使其成為海外上市公司常用的融資手段。
優先股,是擁有普通股不具備的某些特征的一類公司股票,同時具有債務工具和權益工具的特征,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混合工具。
其所謂的“優先”,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余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于普通股。 如在公司資產清算的受償順序方面(索償權),排在債權之后,比普通股優先;其次在股利分配順序方面較普通股優先,通常按事先約好的股息率發放。
優先股是一種讓企業家興奮的制度

優先股制度是海外上市公司常用的融資手段,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優先股市場,早在19世紀就誕生了優先股,擁有超過100年的優先股發行歷史,是全球最大的優先股市場。在中國香港和歐美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優先股也已發展得頗為成熟。
優先股的優先權有以下四點:
1. 在分配公司利潤時可先于普通股且以約定的比率進行分配。
2. 當股份有限公司因解散、破產等原因進行清算時,優先股股東可先于普通股股東分取公司的剩余資產。
3. 優先股股東一般不享有公司經營參與權,即優先股股票不包含表決權,優先股股東無權過問公司的經營管理。
4. 優先股股票可由公司贖回。
總結優先股所享有的優先權,在務實中,優先股在股權架構中的應用,其魅力主要體現在「保持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與「最有效的融資工具之一」。
保持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在企業股權架構里,部分實際控制人間接持有公司的比例較低,而若在企業后續發展中引入投資機構以獲得融資,實際控制人失控的風險則非常高,因此發行優先股,則成了這些企業首要考慮的融資手段之一。
對于企業實際控制人而言,沒有比獲得融資而又不減少其持股比例,保持對企業的控制權,這便是企業家興奮之處。
最有效的融資工具之一
歸因優先股的特征,優先股投資可以確保投資人穩定的、長期的投資回報。在危機時刻可以降低投資風險,消除投資者的擔心,縮減投資顧慮。
因為優先股的注資效率高的特征,使之成為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時,優先股成為金融危機救助中最重要的救助工具。當年巴菲特選擇認購高盛集團的股份,也是采用了可轉換優先股的形式,在確保穩定收益的同時還可以分享股價上漲的收益。在未來不確定性比較大的情況下,或者市場情緒低迷時,優先股能夠大幅提高融資效率。
優先股的安全性,使得政府和私人投資認購優先股的效率很高,特別是在危機時刻采用優先股融資可以第一時間達到注資、穩定市場情緒的作用。
優先股制度目前發展狀況
優先股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并不長,具體追溯日期為2013年。當年11月,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6號文,以下簡稱“46號文“),將海外市場日趨成熟的證券品種優先股引入了我國,雖然僅為試點,但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而優先股制度,在國外已非常成熟,早已成為海外上市公司常用的融資手段。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優先股市場,早在19世紀就誕生了優先股,擁有超過100年的優先股發行歷史,是全球最大的優先股市場。在中國香港和歐美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優先股也已發展得頗為成熟。
瑞豐德永觀點
?? 正如我們經常說的,股權里包含兩種權利:財產權(錢)和話語權(權),錢權可以合二為一,也可以分而治之。
?? 許多企業家在企業壯大發展過程中,既渴望分享股權來做大做強企業,又生怕喪失控股權而惜股,常常在分權與不分權之間徘徊與糾結,從而也會因此而錯失了股權分配的最佳時期。
?? 其實分股并不等于分掉話語權,本章節介紹的優先股便是其中的“分股不分權“的工具之一,其中如何設計,其巧妙之處還需結合企業的發展目的、股權架構進行細細探討,斷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方式,因此,尋求企業架構專家專業意見是至關重要的關節之一,綜合考量稅收、法律、商業等各維度的考量,以選擇最適合控制權設計工具。
以上便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企業控制權設計工具或股權架構內容,歡迎與瑞豐德永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