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國多項經濟數據表現不佳
香港新聞網電 中新網報道,7月部分經濟數據已于上周陸續公佈,多項數據遠遜於市場預期,CPI、PPI、工業增加值、出口、新增貸款等多項數據更是創下近期新低。多位專家預計,7月經濟數據不佳可能會倒逼“穩增長”提速,刺激政策或加快出臺。
7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多項指數均創年內新低
相關部門上周相繼公佈了多項經濟數據,其中,PPI連續五個月負增長,工業增速也再次回落,顯示經濟仍在底部徘徊。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PPI同比降低2.9%,環比降低0.8%,反映了企業去庫存壓力高企。7月份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上漲9.2%,與6月份的9.5%的增速放緩,創下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記錄,也是中國工業增加值連續第三個月放緩。
此外,“三駕馬車”的表現也不佳。中新網財經頻道對比發現,前7月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上漲20.4%,與1-6月的增速持平,但遜於市場預期。零售額增速也有所放緩,7月零售額同比增長13.1%,創下2011年3月以來的17個月新低。海關總署公佈的7月份外貿數據也表現低迷,7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287.3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僅增1%,為6個月來的新低,進口增長4.7%,凸顯實現年度進出口贈送10%的目標難度增大。
央行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新增貸款為5401億元,創下2011年10月以來新低,低於市場的普遍預期。分析稱這顯示出當前信貸需求不足、經濟增速底部徘徊的現實。
此外, CPI以1.8%的月度同比增速創下2010年2月以來的30個月新低。CPI的進一步回落為政府進一步放送貨幣政策預留了操作空間。央行此前公佈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通脹水準有所降低等形勢變化,適時適度加大預調微調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