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投資新政揭開面紗
知情人士透露,6月11日至12日,保險投資改革創新閉門討論會在大連召開,13項保險投資新政(征求意見稿)一一揭開面紗。從開閘融資融券到金融衍生品,從開放銀行、和證券理財市場到增加境外市場投資工具……業內所有能預期的投資渠道,都將在此輪新政中,漸次向保險資金放開。
多達130頁的13項投資新政征求意見稿,讓與會諸險企投資“掌門人”們大感意外。“項主席到任后,一直在大力推進拓寬險資投資品種和投資范圍的工作,但沒想到13個征求意見稿出來得這么快。”
按照一家保險公司副總的話來說,這13項新政中幾乎已囊括了業內所有能預期的投資工具。除此前已曝光的增加無擔保債券品種等外,還包括備受關注的拓寬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品種及范圍,和拓寬境內股權和不動產投資范圍等。
根據一位與會險企高管透露,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品種,將新增存托憑證、未企業股權、不動產、投資(證券、股權、房地產這三類投資)等,可投資境外地區也增加到較多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
至于股權和不動產新增品種,則主要有:直接投資方面,增加現代農業產業經營的重點龍頭企業、《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核準的能源、資源企業的股權;間接投資方面,可投資農業發展、養老產業和保障房這三類。與此同時,投資比例也相應上調,投資未企業股權、未股權相關金融產品的比例分別由(不高于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4%上調至10%、8%,但兩項合計不得高于10%。
“此次保險新政中的另一大亮點在于,打通了保險業和證券、、銀行、行業在產品、渠道、托管等方面的業務通道。”一位與會高管透露。具體包括:一方面,允許、券商加入受托管理保險資金的隊伍,允許保險機構可以投資券商發起設立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公司的集合資金計劃、商業銀行發起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及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一定程度上將促進商業銀行、公司、證券公司和管理公司業務創新。另一方面,保險機構將可以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可以參與境內、境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據一位與會高管透露,目前提上放開日程表的依次是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