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刺激PM2.5概念股
南京經歷霧霾天氣后已開始晴朗,但近日不止一地的霧霾、黃霾天氣,讓人們格外關心起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來。在環保日益受到重視的同時,最近一批PM2.5概念股悄然“撥云見日”,接力上漲。何為PM2.5概念股?這是否僅為事件性機會?揚子晚報壹財經記者昨詳細了解。
揚子晚報記者 馬燕 薛蓓
大漲:
本周PM2.5概念股接力式“走紅”漲約10%
還公告“收購”國外PM2.5監測業公司
上周末開始,南京等地出現黃霾天氣,頓時讓人們在水污染、固廢污染物處理之外,格外關心大氣污染處理。相關的環保、監測股也驟然有了動靜。從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行業的先河環保周一即11日迅速“反應”,出現了漲停。次日回落,昨日又大漲3.65%,本周三個交易日下來,相較上周五收盤累計漲幅達到10.4%。11日,三維絲、九龍電力也封住漲停。
在先河環保等領漲股次日有所回落時,12日即本周二,PM2.5概念股的“走紅”接力棒又傳到了華測檢測和天瑞儀器,這兩公司到昨天已連著三天飄紅。
在大氣監測方面,國內PM2.5概念公司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還來自國外廠商。有意思的是,就在6月12日,身處該板塊的聚光科技公告稱,于2012年6月8日與荷蘭Spec Holding B.V和荷蘭Bohnen Beheeer簽訂《股份購買協議》,約定以393.75萬歐元收購荷蘭 Spec公司所持有的荷蘭BB公司之75%股權,從而實現控股荷蘭BB公司擁有100%股權的Synspec公司。
在這一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層層股權關系中,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發現,亮點就在于聚光科技最終擬控股的這家Synspec公司,它是VOCs(揮發性有機化學物)監測領域世界知名的小型公司, 而VOCs作為PM2.5的重要來源,在線VOCs監測產品已經逐漸成為PM2.5監測的重要組合設備。
這些概念股昨天又集體大漲。記者粗略統計發現,隨著霧霾天氣從出現到緩解,以及相關的投資者關注下,這幾個涉及PM2.5的概念股,一周以來漲幅均在10%左右。
譜系
A股PM2.5概念家族“近親”多
你關心的環保、監測、尾氣處理都相關
霧霾天氣的“元兇”之一,就是PM2.5了,因為其數值可以看出空氣質量變化。而記者發現,要梳理出有望從治理“霧霾天氣”中獲得成長的A股公司,主要就是看老百姓最關心的如何來測PM2.5量,怎樣治理大氣污染,以及如何凈化空氣。這些不僅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政府也正在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照這個思路,記者發現相關的概念股主要有幾類:
一類是環境監測儀器設備行業公司,包括先河環保、聚光科技、華測檢測、天瑞儀器等,這可能是與PM2.5關系最近的概念股。而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在去年12月公布的合格監測產品目錄來看, A股公司如先河環保、聚光科技和雪迪龍等均榜上有名。
第二類則是大氣污染治理,包括大氣除塵、脫硫、脫硝,包括龍源技術、九龍電力、國電清新等。國家《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政策已相繼出臺,可關注治理行業中技術領先的公司。
還有一類則是汽車尾氣處理等同樣影響到空氣質量的行業,如威孚高科,涉及柴油車和汽車尾氣后處理系統;還有從事空氣凈化的創元科技等。
當然,在這譜系中,光有概念不夠,公司的技術優勢、財務數據也很重要。
股民
小散持股先河環保2天小賺近萬元
“股歌之王”認為短期噱頭不靠譜
6月11日,南京各家報紙的頭版都“黃”了,對“黃泥天”進行了報道。南京股民郭先生在痛心之余忽然腦筋急轉彎,“說不定環保股因此會漲啊”。于是,他以15.6元的價格小心吃進了10000股先河環保。當天該股真的漲停了!并收于16.69元。前天又持有一天后,昨天郭先生在16.70元賣出,2天獲利7%左右,賺了近萬元。郭先生表示,市場還是很弱,能賺點就賺點,不可貪多戀戰。對于后市PM2.5概念股,他的觀點是保持關注,看看再說,短線做一定要有合適節點。
不過“股歌之王”龔凱杰觀點則不一致,他認為跟風炒PM2.5概念股不靠譜,并引用股市流行語說“不以出貨為目的拉升,都是耍流氓”。這些短期題材,散戶一跟進去,很可能就被套在山頂站崗。他個人認為近期股市整體上漲的可能依然很小,風險依然挺大,炒作一些概念股,不如關注公司中報預盈公告的陸續發布,從中尋找“淘寶”的空間。“比如說那些中報業績穩定的個股,跌也跌不到哪里去。”再比如農業的種子股,7月份有可能執行扶持政策,再加上前段時間跌幅較大,未來存在上升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