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貶值步伐加快 分析稱赴歐求學和旅游更合算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曾經去過歐洲旅游的中國人都會有一個感受,歐元價格非常高。就在幾年前,1歐元兌換10塊錢甚至近12塊錢人民幣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然而,近一段時間,歐元貶值的步伐越來越快。昨天,外匯市場歐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7.9980,一舉擊穿8.0的重要整數關口,同時創下10年來的新低。歐元對人民幣匯率迎來"7字頭"的時代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這對于中國企業和老百姓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經濟觀察員馬光遠認為,歐元貶值無疑是希臘經濟危機所引發的投資者看空熱潮。不僅如此,馬光遠表示,希臘沖擊波還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發酵,歐元貶值步伐并未就此打住。
馬光遠:我們現在談的是希臘沖擊波不是談的希臘,歐元的動蕩是因為希臘的違約會對歐元區、對歐洲、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而不僅是一個案例本身,因為現在它不是個案,而是一個系統性風險。歐元區現在面臨的絕對不是說胳膊或者大腿出問題了,而是全身各個主要的器官都出現了問題。所以如果低估了歐元區的風險,低估希臘退出對整個全球經濟的影響,恐怕是要吃很大的苦頭的。
希臘局勢進一步惡化無疑將繼續拖累歐元。但是,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問題專家劉明禮看來,各方爭吵未必意味著希臘一定會退出,歐元還得受罪。
劉明禮:對于德國而言,公開討論希臘退出的可能性很大的目的是在震懾希臘,要希臘履行改革承諾。對于希臘而言,公開討論退出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威脅德國,因為一旦希臘退出的話,德國也會受到波及,從而希望德國能夠慎重考慮放寬對希臘的改革條件,讓希臘有喘息之機。
目前雙方是在進行復雜的政治博弈,氣氛非常緊張,但是最后時刻我覺得各方還是能達成妥協的。歐洲人在重大問題上、敏感問題上達成一致往往要進行復雜的博弈,復雜的磋商,而中間肯定會曝露出各種矛盾,但是往往在最后時刻能夠達成妥協。
如果說歐債危機只是政治層面的苦痛,對于普通百姓來講,或許還是一個好事。在歐洲的美國留學生卡拉漢就表示,歐元貶值讓自己生活更好了。
卡拉漢:我在歐洲很長時間了,這讓我感到很高興,因為這意味著更便宜了。
攜程網相關人士也表示,歐元下跌也意味著赴歐旅游更加合算了。
相關人士:歐元對人民幣跌破8.0的關口,對國內旅客赴歐洲旅游是一大利好消息,因為從目前來看我國游客赴歐洲游已經開始進入了旺季,無論是團隊游和自由行現在從我們報團的數量來看的話都在迅速升溫,部分暑期的產品比如像7月份、8月份的產品已經售謦。
歐元暴跌將降低赴歐旅游的價格以及在當地一些消費成本,也會進一步刺激我國居民區歐洲掃貨。從攜程現在的數據來看,今年暑氣歐洲游的價格趨于平穩,并沒有像往年一樣大幅上漲,相比暑期之前的漲幅也只有幾百元,如果歐元匯率持續保持低位的話,那旅行社地接成本就將會降低,進一步可能會導致歐洲團隊游的報價下降。
不過,馬光遠認為,拋開個人感受,從宏觀來講,歐元區的不穩定對全球經濟有弊無利。
馬光遠:我們希望歐元穩定,希望整個歐債危機早日劃上一個句號,當然從個別的案例去講的話,有漲有跌的過程中,進口比如從歐洲去進口一些東西會顯得便宜一點,你出去求學,去旅游,去購物可能會顯得便宜一點,但是我覺得這都是一些小便宜。主要還是應該算大的,宏觀經濟本身,全球經濟本身來算的話,對全球經濟影響,我覺得還是負面的。
與馬光遠觀點不同,劉明禮則認為,艱難時世或許會讓歐洲人進一步打開對中國投資者的大門。
劉明禮:一方面是和收購當地的歐洲企業,另一方面直接在歐洲投資辦廠,還有可以搞項目的投資,比如說中國過去以后在歐洲搞一些基礎設施的建筑,比如說修路等等。
此前歐洲人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看中國資本,認為中國的很多企業是國有企業或者是國家背景,擔心中國企業在歐投資可能有一些戰略目的,所以對中國投資基本上是不開放的,現在看歐洲經濟發展面臨持續的資金短缺,也會重新認識中國的資本,重新認識中國的企業,甚至中國企業也都是經濟體,都是以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的,并不像歐洲企業所想象的那樣有戰略目標在歐洲。
-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