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的士牌成投資工具 藉加車資再炒高
香港中通社2月4日電 近期香港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紛紛向運輸署申請起錶加價,加幅在一成到兩成左右。經濟學家指,香港的士牌價升幅已嚴重偏離收租回報率,車行不斷藉加車資和車租的連帶關係推高牌價,才可賺取更高回報,的士已由交通工具轉成金融投資工具。
香港明報報導,【注冊開曼公司的好處】香港經濟學學家關焯照分析,以的士每日兩更車租約700元(港幣,下同)推算,車主一個月僅收租約2萬元。以現時牌價約700萬元計,每年回報率約3厘,根本不足以彌補牌價、保費等開支。
加上近年的士客量下跌,的士收入實質減少,同期牌價卻升逾一倍,意味牌價純為炒作。車行不斷藉加車資和車租的連帶關係推高牌價,待炒家以更高價承接。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及市區的士聯委會主席郭志標均質疑,的士業界已由車行壟斷,車行透過申請加車資作為加租藉口,推高投資回報,令牌價再提高。
有別於物業買賣,香港的士牌交易紀錄和成交價透明度低,車主即使“左手交右手”推高牌價,外間也無從監察。杜燊棠和郭志標建議運輸署增發10年期的士牌,【注冊開曼公司】令牌價回落。
運輸署發言人稱,沒證據顯示的士牌壟斷,牌照轉讓屬商業活動,價格由市場決定,政府會按巿民對的士服務需求、的士業經營狀況,以及交通情況可能造成的影響作評估,有需要時始考慮簽發新的士牌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