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門檻降低不會沖擊香港市場
新華網 從明年1月1日起,境內企業在符合境外地條件的基礎上,可自主向證監會提出申請。證監會日前發文取消了1999年發布的凈資產不少于4億元、稅后利潤不少于6000萬元等硬指標。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人士紛紛表示,境內企業境外條件放寬后將緩解A股“堰塞湖”的壓力,同時,很多企業將轉向香港市場,對香港市場也是很好的機遇。
按照證監會發布的《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股票和申報文件及審核程序的監管指引》 ,只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冊美國公司好處】在符合境外地條件的基礎上,可自主向中國證監會提出境外發行股票和申請。這意味著之前規定的“4億凈資產、5000萬美元融資額、6000萬元人民幣凈利潤”的境外硬性財務指標被取消,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境外敞開了大門。
“已報到證監會準備A股的企業已累積到八百多家,估計籌資額超過人民幣五千億,而2012年只有人民幣1030億。開綠燈讓部分企業發行H股是為A股市場減壓的最佳出路。”安永服務合伙人唐嘉欣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年將會有更多內地民營企業赴港。
甫瀚咨詢董事總經理崔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 證監會放寬中國企業境外的門檻對于中小企業具有兩重意義:一方面中小企業只要滿足地的要求,即可有機會融資,為中小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在目前全行業均面臨資金壓力的情況下,可以幫助一些有潛力但是短期內尚欠規模且缺乏資金的企業渡過難關,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簡化審核程序,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提出申請。不僅減少了成本,并且為各企業提供了更加公平、公開的機會,企業只要自身條件過硬,就有機會,不再受指標名額限制。
與此同時, 安永最新發布的《全球首次公開募股()市場 調研報告》也指出,隨著H股限制的放開,將有更多內地民營企業以H股形式來港。預計2013年香港將有80多宗,籌資總額為1300億港元。
在境內企業境外的路途更順暢以后,影響最大的就是香港市場,因此,面對境內這么龐大的群,有業內擔心對香港市場的沖擊會比較大。
對此,崔楠表示,【美國公司注冊】證監會放寬中國企業境外的門檻可能最直接影響的是香港市場。在目前美國市場持續低迷、中概股屢遭做空的情況下,本就有很多企業已經轉向香港市場。今后,赴港的企業將激增。這對于香港市場是很好的機遇,可以有更多有潛力的公司供投資者選擇。
“作為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香港交易所[130.70 0.54%]及監管機構對于公司的前及中的監管都比較嚴格。國內企業即使受益于新政,順利通過了國內審核,也需要滿足香港或其他境外市場的各種法律法規要求,才可能。”崔楠強調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