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稱樓市是香港經濟最大風險
新華網 國際貨幣組織(IMF)昨日重申支持香港特區的聯系匯率制度,贊揚香港政府采取積極的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及維持金融穩定。此外,IMF還指出,樓市依然是香港經濟的最大風險。
IMF昨日表示,香港聯系匯率制度具透明度、公信力、有效而值得繼續支持,是最適合香港的匯率制度。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歡迎IMF繼續支持聯系匯率制度,【注冊開曼公司的好處】并重申政府維持聯系匯率制度的決心堅定不變,曾俊華指出,香港作為一個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及國際金融中心,聯系匯率制度仍然是香港貨幣及金融制度的支柱,也是最為合適的匯率機制。
IMF表示,由于全球經濟疲弱拖累外貿表現,預期香港今年凈出口下跌,拖累經濟增長減少1.75%,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為1.25%,而隨著明年凈出口改善,將帶動香港經濟增長回升至約3%。此外,受內地食品價格回落影響,香港的通脹壓力有所減退,預計通脹將維持在溫和水平,今明兩年的平均通脹率分別為3.75%及3.5%。
IMF警告,香港樓價與整體經濟活動逆向而行,是香港經濟內部的主要風險,年初至今樓價已上升20%,較2008年低點更急升一倍,樓價上升令樓市大幅調整的風險增加。根據過往經驗,香港銀行體系有足夠的能力承受樓價大跌所帶來的沖擊,但是樓市相關貸款約占在港使用的未償還貸款總額一半,而以房地產作為貸款抵押品也存在額外風險,因為樓價急跌會令抵押品價值下跌,造成負財富效應,從而引發整體經濟活動、銀行貸款與樓市之間的惡性循環。
IMF報告指出,【注冊開曼公司】特區政府早前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有助遏制房屋需求。針對香港樓市,特區政府已采取適當的宏觀審慎政策,包括逐步收緊按揭成數、供款與收入比率,以維護銀行體系穩健,但應該加推其他措施,包括調高風險權重或監管儲備。
另外,IMF還稱,歐元區危機再度升溫及美國“財政懸崖”是香港經濟主要的外圍風險,相關的風險可能通過貿易渠道給香港帶來沖擊。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政府會繼續采取積極及適當的措施,包括在必要時采取反周期的財政措施為經濟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