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消費信心港排第三
香港中通社10月22日電 22日公佈的第3季度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內地消費者信心止跌回升,居榜首;澳門和香港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分居第二、第三位,臺灣連續兩季下跌,居第四位。
調查以200分為滿分,此次調查中四地得分的結果是:內地消費者信心總指數為94.8分,澳門為84.9分,香港為77.9分,臺灣為71.8。
此次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和編制由首都經貿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和臺灣輔仁大學共同完成。
香港城市大學提供的消息說,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注冊香港公司的好處】指數於2008年第四季度首度推出,每季分析和比較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四地消費者的意見,了解他們對當地經濟、就業、物價、消費、購買房屋及投資股票六大范疇的消費信心。調查由四地五家大學共同進行。其中,香港城市大學負責香港的研究。香港第三季度消費者信心的調查,在9月24日到10月4日進行,1045位年滿18歲的香港常住居民接受了調查訪問。
調查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內地消費者信心總指數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新高。【離岸公司注冊】除物價分指數外,其他分項指數均在第二季度觸底后迅速回升。消費者信心預期指數高出滿意度指數,表明消費者信心可能出現積極變化。
第三季度,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中止下跌趨勢。但香港消費者對購買房屋及物價狀況最為擔憂,對經濟發展繼續保持輕微悲觀態度,對投資股票仍缺乏信心。其中,買樓信心指數跌至2008年以來最低。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曹國輝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第三季度香港的就業狀況、生活狀況等分指數較高,但物價、購買房屋兩個分指數較低,分別只有51.2分和43.4分。后者拉低了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整體水平。
曹國輝認為,受美國等國家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影響,港幣貶值,香港市民生活成本上升,物價指數因此受到影響,但這種影響持續的時間可能是短期的。對樓市的影響,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
此次調查還顯示,第三季度澳門消費者信心開始企穩。臺灣消費者對短期投資較悲觀,長期投資則略顯樂觀。臺灣消費者最擔憂的仍是物價水準與經濟發展狀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