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二度赴港“買殼”
不少內地房企近來頻頻在香港開展海外融資。
9月15日,金地集團[4.84 -0.41% 股吧 研報]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輝煌商務作為購買方,以總對價約16.54億港元購買星獅地產[0.38 0.00%]大股東持有的星獅地產38.47萬股,約占星獅地產已發行股本的56.05%,成為其最大單一股東。
收購之外獲融資
按此價格計算,每股收購價約0.43港元,較星獅地產9月14日收市價0.375港元有約14.5%溢價。金地董事會品牌經理游然告訴本報,目前,針對集團收購星獅地產事件只會有公告內容信息,隨收購進行,未來集團將有進一步公告。
輝煌商務于1995年在香港成立,目前是金地的離岸控股公司,負責金地部分國內房地產項目。該公司也被定位為金地在海外市場的融資平臺,目前在6個城市擁有12個項目,土地儲備建面約290萬平方米,年銷售額約30億元。
這已是金地二度利用輝煌商務赴港“買殼”。去年6月,輝煌商務擬以8.36億港元收購華人置業[10.00 4.38%]旗下至祥置業[1.96 -0.51%](0112.HK)61.96%股權。今年8月,金地宣布收購協議失效。
一位華泰證券[8.86 -0.56% 股吧 研報]經理透露,收購至祥置業是由于收購條件與股東談不攏,股權不夠集中。港股財經專欄作家蔡清偉告訴記者,目前,香港的“殼”公允價大約為2.5億港元,如果用8億港元收購至祥置業的資格,并不值得。而短期內,要向“殼”中注入項目,并進行融資,難度很大。但相對而言,在內地擁有不少地產項目的星獅地產,無論在運營或融資渠道方面更佳。
星獅地產注冊成立于百慕大群島,2010和2011財政年度收入約為13.48億和3.03億港元,凈利潤分別約為1.94億和2.06億港元。截至2012年3月31日的資產負債率為43%,優于大部分內地房企。
今年7月,金地似乎為此次交易資金做好了準備。7月19日,金地宣布旗下海外公司金地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行12億元三年期無抵押優先級債券,為首次A股地產公司海外成功。債券息率9.15厘,創下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息率新高。而金地國際為輝煌商務全資子公司。
除了,此次收購還為金地創造了另一融資渠道——銀行貸款。公告顯示,為收購星獅地產,輝煌商務將向渣打銀行(香港)申請25億港元(約20.365億元)的借款額度,貸款期限為12個月。除了支付收購款項,剩余資金則撥作日后營運所需用途。
兩個月間,因本次收購,金地從香港市場獲得至少32億元的資金。
借殼受青睞
事實上,多家內地央企已開始了在香港“買殼”的國際化和融資之路。
招商局地產及萬科地產早前已分別對東力實業(0978.HK)及南聯地產(1036.HK)進行股權收購,擁有大量地產業務的中糧集團近期也向僑福建設(0207.HK)提出收購。
上述經理表示,2010年為實施地產調控,我國限制了內地房企在境內的融資渠道,也不允許內地房企將中國境內資產拿到境外,“借殼”成為許多內地非港股房企在境外融資的唯一渠道。
“倘若沒有在香港,又在香港無物業,內地房企很難拿到銀團貸款。”穆迪香港企業融資部副總裁鐘汶權介紹,在香港無項目及股權資產的內地房企很難享受離岸人民幣市場低成本融資的優惠。
上述經理稱,在這一背景下,內地房企在選擇香港公司作為“殼”時,不但會要求這個“殼”比較干凈,負債率低,項目較好,還會要求殼公司的股權較集中,方便他日內地母公司向香港公司注入項目資產、海外收購及進行融資。一般控股權和董事會控制力集中度要求達到70%以上。
他續稱,預計金地購買星獅地產后,將會在較長時間內購買外國的物業,并將國內的一些物業項目注入星獅地產,并利用香港平臺進行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