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力寶投資CEO﹕買樓投資 由“小”玩起
香港新聞網電 買樓致富,是不少香港人的努力目標,但這個金錢游戲是否一定需要豐厚資金才可參與?力寶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郭偉良12年前回港工作時,首份工作月薪只有8000元(港幣,下同)左右,【美國公司注冊】但在年多時間后,便膽粗粗與朋友夾份,以合共60萬元(平均每人20萬元)一筆過買入唐樓單位投資,之后藉加按等財技購入其他物業,令投資組合如雪球般愈滾愈大。
香港明報報導,郭稱,“Property is a very excited lazy game(投資物業是刺激而懶惰的游戲)”,所謂“懶惰”,乃是指買樓長遠得益需要忍耐和等待,而他其實是相當勤力,12年來每逢星期六日也堅持看樓,更不時參與樓市講座,緊貼市況。
郭偉良自言熱愛室內設計,對地產有情意結,他2000年由外國回流香港,由於當年西環上班族租客多,郭偉良發現買樓收租的契機,於是與兩名大學同學在2001年尾合資約60萬元一筆過買入西區近鐵路的唐樓,【注冊美國公司好處】自行裝修以減低成本,當時單位有兩個房間,每月收租6000至7000元,租金回報超過10厘,物業現時更升值至300多萬元,單是收租已相當和味。
千五萬購樓無人租 學會風險管理
汲取了投資經驗,郭偉良繼續參與其他地產投資,“大躍進”可算是在2005年尾再同朋友合資以1500萬元、借了五成按揭買入上環一幢空置的不連地舖商用唐樓,大廈5層高,共有10個單位,“執完之后放租,竟然無人吼,欠銀行一身債,每月出糧,便要將所有收入供樓,心理壓力好大、好驚”,幸好在逆境中想到用互聯網招租,結果全數單位於1個月內獲外國人承租,郭終於鬆一口氣,大廈最終亦升值約5倍賣出,但這次經驗令他的風險管理意識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