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國際主席︰對中國增長極有信心
香港新聞網8月20日電 金融海嘯至今已4年,但環球經濟仍未有重大起色,歐債風暴更愈吹愈烈,市場何去何從?駐港的畢馬威國際(KPMG International)主席安茂德(Michael Andrew)直言,市場焦點已轉移至亞洲,對中國增長極有信心,亞洲對股東更重視、對風險更了解,已準備好成為領袖。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他認為,全球經濟需待明年才有望復甦,歐洲更需10年才可重拾競爭力,新興國家可望成為增長發電機。
主席辦公室遷港 四大首例
安茂德去年上任,便將主席辦公室由紐約搬至香港【注冊香港公司的好處】,為人稱“Big Four”的四大會計師樓中首例,清楚顯示對亞洲市場的重視。安茂德坦言,現時在倫敦、紐約及法蘭克福等地,商界關心的話題已變成中國、印度及越南等新興市場。
他指亞洲對股東更為重視,關心社會中各類持份者,對風險的理解亦較為透徹,可建立具可持續性的增長,形容亞洲的冒起比想像中快,已準備好成為領袖,有望在各個行業爬升成為龍頭。
與華組伙伴行 成功本地化
其中,畢馬威對進入中國內地極為重視,本年已於全球設立43個中國業務部門,和中國財政部亦維持良好關係,上月正式獲準成立畢馬威華振,成功轉為特殊普通合伙制,成為【注冊美國公司好處】首間本地化的“四大”。安茂德認為中國經濟正起重大變化,包括服務業發展加速,更重視品牌、知識產權及研究,而隨著中國企業成長,需要國際品牌協助發展及進軍海外,提供了大量機遇。
雖然中國增長有減速跡象,但安茂德仍非常有信心,認為中國不會“硬著陸”,因當局有足夠的儲備及能力處理,料未來10年的增長前景仍十分理想;現時的經濟危機一方面亦為中國提供機會擴張,如協助其他國家發展基建及買入歐洲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