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大圍站流標 增供地希望遇挫
港鐵大圍站上蓋項目流標,令新一屆政府想增加供應的希望遇挫。這個投資額高達290億元、供應2,900伙的巨型項目,市場有能力競投的地產商廖廖可數,上月底截標時只得3間最大型的發展商入標,最終一如市場所料以流標收場。業界建議港鐵將地盤拆細「一分為二」引入競爭,又或彈性處理項目的付款期以增加吸引力等。
港鐵發言人表示,大圍站項目本財年會重新招標,并會與政府再就補地價進行商議。又指,若港鐵接納發展商投標方案,有頗高風險會無法收回物業的發展成本,包括物業地基工程及由公司負責的環保與緩減等設施的費用。
業界吁拆細地盤增吸引力
資深測量師陳東岳表示,這意味入標的發展商於分紅方面取態相當保守,這與當時的市況不無關係,因為截標時間6月22日,正值樓市氣氛低迷,新政府又未上臺。再者,大圍站投資金額龐大,市場競爭少,間接令發展商出價偏保守。項目的商場部分要分一半擁有權給港鐵,對日后宣傳管理上會有難度,亦影響發展商投標意慾。
進一步分析,本港銀根并不算寬鬆,發展商融資有難度,亦對出價有影響。陳東岳認為,港鐵本財年重新招標時,必須想方法增加項目競爭性,地盤拆細「一分為二」是一個好方法,投資額會減至150億元,更多發展商可負擔,但要視乎實際情況;又或者與政府商討減低補地價,減低發展商投資風險;招標條件上亦應該作出調整,才能避免再度流標的命運。
陳東岳表示,大圍站流標雖然屬於個別事件,但亦會影響之后其他港鐵站上蓋項目的招標,例如今年初流標的灣畔,最快本周內公布招標事宜,雖然規模較大圍站細,但陳東岳對招標反應不甚樂觀。至於另一幅大型土地前北角,由於位處港島區兼有海景,投資額亦較細,故流標的機會極細。
二手樓市實質影響料有限
至於二手樓市方面,陳東岳表示,消息對二手住宅買賣只會有心理影響,反映雖然樓價高企,但樓市并非如想像中蓬勃的「現實」,實質影響則有限。不過,由於大圍站提供單位多達2,900個,為年供應目標2萬伙的14.5%,流標勢必影響政府的推地部署,年供應還是否能保持2萬伙有待觀察。
萊坊估價及地產拓展顧問部主管陳致馨表示,大圍車公廟站新盤銷情不俗,每呎造價動輒1萬元,所以對於今次流標感到意外,不排除跟市場上有多幅大型地皮推出有關。大圍站投資額龐大,發展商難免審慎,他建議港鐵可彈性處理項目的付款期,以增加吸引力。
大圍站項目投資料290億
資料顯示,大圍站項目佔地約52.1萬方呎,可建8幢40層至52層住宅,總樓面287.9萬方呎,其中住宅佔約205.03萬方呎,商業約66.74萬方呎,最少1.48萬方呎須作單車停泊處和單車徑,專上教育學院面積約16.15萬方呎。
項目補地價高達127億元,折合每呎約4,699元,港鐵承諾會支付約三分之一的約40億元補地價,日后總投資額將高達290億元。由於項目未能「發水」,發展商需重新申請圖則,故港鐵未有如過往就項目徵收入場費,只要求與發展商分佔50%商場樓面。另外,由發展商釐定將來物業銷售后所得利潤的分紅比例,價高者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