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校巴保費加300% 或掀倒閉潮
■王國興(中)已聯同校巴業界約見保監處,要求政府重新檢討非專利巴士保費制度。
不少校巴公司於新學年狂加車費備受社會批評,但業界人士透露,加價的“罪魁禍首”是因為保險公司今年大幅提高校巴保費,加幅高達75%至300%,加上汽車保險業務被壟斷,業界在無選擇下,只有將保費轉嫁家長又或轉做不愁客源的旅游巴,故將掀起倒閉或轉型潮,學生開學時隨時無校車可搭。協助校巴業界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校巴保費“無王管”,促請保險業監理處盡快與業界會面,并重新檢討非專利巴士保費制度,以免汽車保險公司無理加價“為所欲為”。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非專利巴士分會主任梁世華指出,多年來校巴因交通事故率低,保費從未出現飆升,但保險公司近年竟以「業務虧損」為借口,大幅提高保費,今年加幅更達75%至300%。不過,非專利巴士分會向保監處取得的資料卻顯示,保險業界去年與車保相關的管理費用高達900多萬元,賬面虧損約30萬元,但至今年首3個月,承保利潤已逾700萬元,認為加價實屬無理。
無索償紀錄新車 保費加190%
梁世華舉例指,工會有會員經營一輛61座位新校巴,在無任何索償紀錄下,保費約由2萬多元加至超過5.8萬元,加幅達190%;另一方面,由於現時只有3間保險公司接受校巴投保,很多校巴公司只好無奈接受加價。
另一校巴車主的情況更慘,事主因在過去一年有索償紀錄,結果被大幅提高第三者保費,他轉向其他兩間保險公司格價,發現保費更高,他欲重返原來的保險公司投保,卻被拒絕。車主苦苦哀求下,保險公司才勉強受理,但保費由原本1.6萬元,大增至4.1萬元,車主更要自行購買車身保險,總保費高達5萬多元。
小學轉全日制 客源減打擊業界
除了保費急增,近年小學由半日制轉成全日制,乘搭校巴的學童不斷減少,亦對校巴業界造成打擊。梁世華表示,保費一旦轉嫁予學生,不但加重家長負擔,乘車人數將進一步減少,「保守估計,每名學生每月車費中,要攤分的保費將由40多元至100元不等」,他擔心校巴公司將陸續結業或轉型,「新學年學生分分鐘無校車搭」。
保費大增開支多 無奈轉型
從事中學校車服務逾20年黃健坦言,已拒絕於新學年為某中學提供校車服務,原因是搭客由去年100人減少至現時只有30人,加上今年保費大增六成,各項開支又不斷增加,公司只有無奈轉型,「唯有睇工廠接送有無得做」。
60公司接受投保 校巴應多格價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解釋指,校巴接載乘客次數較一般車輛頻密,載客量亦多,故保險公司因應風險較大,會向校巴收取較高的保費。他表示,保險公司主要以車輛過往發生事故的次數釐定保費,建議校巴公司可向保險公司重申駕駛者有良好紀錄、車輛會作定期檢修及未有發生過交通事故,相信會獲保費調整。羅少雄指,現時約60間持牌汽車保險公司接受校巴投保,投保者可多格價。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保險界「無王管」,狂加保費導致校巴經營困難,已聯同校巴業界約見保監處,要求政府重新檢討非專利巴士保費制度,以免汽車保險公司無理加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