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乘巴士遭蟲螫 疑“奪命蟲”送醫院報警
黃大仙發生懷疑有毒隱翅蟲傷人驚魂。一名中年女子在巴士站候車期間,突感右前臂灼痛,皮膚隨即紅腫,疑遭毒蟲螫傷,到私家診所求診時更在衣袖活捉一只類似蜜蜂昆蟲。女事主兄長擔心妹妹是被近期在港出現的有毒隱翅蟲所傷,恐會中毒,于是報警將妹妹送院檢驗,幸醫生相信其并非被有毒隱翅蟲所傷,并無大礙,僅虛驚一場。
遭毒蟲螫傷女事主姓李,年約40歲,居于黃大仙富強苑,據李女表示,昨午1時許她下班后,于黃大仙龍翔道近摩士公園游泳池對開車站等候乘巴士回家,登車甫坐下即疑被昆蟲螫傷右臂,下車后徑往樂富商場一私家診所求醫,其間醫務人員在其衣袖活捉一只昆蟲,醫生為她打消炎針及處方止痛藥。“疑兇”長約1吋,狀如蜜蜂。
事發后覺不妥報警
李女回家將事件告知兄長,李兄以近日看新聞獲悉有一種有毒隱翅蟲肆虐內地及臺灣,已有多人被螫傷,嚴重者甚至會奪命,而被活捉的昆蟲外形與有毒隱翅蟲相似。李女聞言甚覺不安,忙往浸會醫院欲再求診,惟醫護人員指其傷勢不嚴重,李惟有放棄診治回家休息。
但回家后李女愈想愈覺不妥,終決定報警,帶同該只昆蟲由救護車送院檢驗。由于隱翅蟲翅膀一般收藏于前翅之下不易察覺,而螫傷李女的昆蟲明顯有一對外露翅膀,外形亦不相似,醫生相信李并非被毒蟲螫傷,僅虛驚一場。
有毒隱翅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拍打
隱翅蟲又稱為“影子蟲”,外形似飛蟻,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屬昆蟲鋼,鞘翅目,隱翅蟲科。自然界中的隱翅蟲約有250多種,其中能引起人類皮膚炎的毒隱翅蟲有20種,包括褐足毒隱翅蟲、圓胸毒隱翅蟲和黑足毒隱翅蟲等。毒隱翅蟲體內含有劇烈的毒隱翅蟲素如pederin等,若拍打牠濺出毒液可引致皮膚炎,出現紅腫癢痛及水泡,與皮膚燒傷近似,嚴重者更可能致命。故若遇有毒隱翅蟲飛到皮膚上,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拍打,應用嘴將之吹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