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預算執行面臨的矛盾及對策
自從我國開展本級預算執行情況以來,對強化機關的權威性,增強對本級預算執行情況監督的時效性,以及提高地方政府理財的合法合規性等,都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方式、手段和人力資源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預算執行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總結近十年的預算執行工作實踐,筆者認為預算執行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問題。
(一)體制上的問題
現行體制上的問題是制約預算執行發揮應有作用的根本性問題。從的管理體制上說,地方機關受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機關雙重領導。這種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使得被的政府各部門與機關同屬于一個領導,具有同一隸屬關系和共同利益,不可避免地對的獨立性產生影響。主要表現為“四難”:第一是問題反映難。由于機關主要是受地方政府的領導,對發現的重大問題,往往首先要向本級黨委和政府匯報,要從維護本級黨委政府的“形象”出發來考慮問題是否反映和如何反映,一些問題往往被壓了下來。第二是問題處理難。當地方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地方領導往往會站在本地區的角度,顧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面子”,對問題處理進行一定的干預,最終形成處理結果的避重就輕、就事論事。第三是結論執行難。對結論的執行,經常遇到被單位推諉、回避或拖著不執行的情況。這些問題,使地方機關執法的獨立性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力度和作用的發揮。第四是全面難。按照現行體制的規定,國家稅務局在地方的各級機構不屬于地方機關的對象。因此,地方機關對國家稅務機關征收的稅收中的地方財政收入部分不能進行核實,勢必影響內容的完整性。
(二)技術手段上的問題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會計電算化已在各地普遍展開,手工記賬已成為歷史。但許多縣級機關的技術手段卻遠遠滯后,主要表現在硬件、軟件和人員三個方面。一是硬件配備落后。基層機關的硬件配備遠落后于財稅部門,計算機配備檔次低,設備陳舊,特別是計算機網絡建設方面差距更大,遠不能達到計算機和網絡遠程的目標要求。二是軟件開發利用滯后。目前能在系統廣泛應用的軟件少之又少,而財稅系統的應用軟件已相對比較成熟。三是人力資源單一。基層人員普遍存在懂不懂計算機、懂計算機不懂的“缺腿”現象,基層機關自身培訓提高的能力有限,充實力量難度較大。技術手段的滯后,遠不能適應現代財務管理技術的發展要求,限制了監督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影響了效率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