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會計報表?(二)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報表的形式結構,先看一看資產負債表。
正如我們在前一個部分所講的,資產負債表是一張時點報表,也就是說,在某一個時點上,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如何。過了這個時點,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就會不一樣了,所以,拿到這張表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看一看是什么時點的報表,這一點很重要。
從資產負債表的表結構來看,國外的表結構一般是上下結構的,也就是說,將資產負債表分成上下兩部分,將資產放在表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依次是負債和權益;而中國的表結構一般是左右結構的,就是將表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將資產放在表的左邊部分,右邊的上半部分放負債,下半部分是權益。但無論是上下結構,還是左右結構,只要是資產負債表,都依據資產等于負債加權益這個公式進行編制的,這個公式全世界一樣,沒有什么中國特色。
同時,在資產負債表里,資產和負債的各自的明細項目,都是按資產或負債的流程性大小順序來排列的,即,流動性高的放在前面,流動性差的放在后面。所謂流動性,就是反映了可以“兌現”或者就要“兌現”的時間長短,如果一項資產,馬上就可以“兌現”,如,短期投資,這項目資產就是流動資產,就流動性來說,短期投資的流動性當然不及銀行存款等貨幣資金,因為銀行存款本來就屬于現金范疇,也即兌現時間為零,對兌現時間越短,流動性就越高,反之亦然。同理,如果一項負債,被要求兌現的時間越短,流動性就越高。流動性是資產負債表中各明細項目放置位置的一個主要依據。
我們看一看資產負債表的左邊,即資產類,可以看到,資產被分為了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等小類別,并分別有小計,這些反映了一個公司資產的分布形態,也就是說,公司的資產是以什么形態存在的,是以流動資產形式存在,還是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形式存在的。資產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很重要,反映了資金的運用方向。
再進一步的看,如中流動資產中,這些流動資產分別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將錢全部放在銀行里,還是有多少以存貨的形式放在倉庫里,有多少以應收帳款的形式存在而還沒有收回。將各類資產從總體到明細層層分解來看,以確定這些資產的存在形式。同時可以將幾年的同類資產的金額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變化或趨勢,結合企業的行業特點,產品特點和企業規模等進行分析,可以找出你想要的信息。具體的分析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講到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時,再詳細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