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稅務居民?如何判定你是否為某地的稅務居民?
什么是稅務居民?
稅務居民是指在一國居住(或具有一國國籍),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并受該國法律管轄的自然人或法人。因依附關系而被認定在該主權國負有無限納稅義務。
各國對稅務居民身份的認定有各自不同的標準。先看一個例子,你就明白稅務身份和國籍身份的區別了。
你持有中國護照,但沒有美國的綠卡或護照。而你一年內在美國居住超過了183天,那么你就成為了美國的稅務公民。
比如說我是美國的稅務居民,那么我的全球收入都需要在美國交稅。如果我是非稅務居民,那我只需要對來源美國的收入進行交稅,在中國的收入就不用交稅。
你還可能同時有其他稅務身份。那么有一種可能是你在別處已經納稅了,那么你要向美國提交你已經納稅那部分的證明。
如何判定是否為稅務居民?
雖然各國制度各異,但仍然有一些較為普遍的思路,通常表現為對境內住所或者境內停留時間長短的規定。一般以 183天(半年)為界限,超過183天一般被認為具有聯系。
擁有一國國籍不一定會被認定為該國稅務居民,具有一國的稅務居民身份的也不一定就是具有該國國籍的人(主要以居住時間為標準)。
中國也是全球納稅國家,也有一些企業家為了避免雙重征稅或規避稅款主動放棄中國籍的,比如:海底撈張勇就選擇了新加坡的稅務居民身份。
新加坡稅率排名世界倒數第五,企業所得稅最高僅17%,個人所得稅在0-22%之間,沒有外匯管制和利得稅,也沒有銷售稅、股東分紅稅等復雜稅制。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稅制明文規定了“海外收入免稅”!這樣的規定使張勇每年至少少繳一半的稅款。
